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栏目提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石化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炼油工艺、石化产品、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本标准规定了乳化沥青残留物和馏出油含量蒸馏测定法。 本标准适用于定量测定主要由半固态或液态基质沥青、水和乳化剂组成的乳化沥青中的残留物和馏出油的含量。 本标准未涉及有关使用的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石油二甲苯的纯度及其烃类杂质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纯度不小于99.0%(质量分数)的间二甲苯,以及浓度为0.001%~1.000%(质量分数)的非芳烃、苯、甲苯、乙苯、
本标准规定了溶剂稀释型防锈油油膜厚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剂稀释型防锈油。
本试验是在粒子电荷试验得不到结论性结果时,用来鉴定慢凝型阳离子乳化沥青。
本标准规定了用法莱克斯试验机测定润滑油磨损性能的具体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如果试验条件改变,磨损值可能改变。润滑油的相对评级也可能不同。
1.1 本标准规定了通过测定折射率(n)、密度(d)和分子量(M)计算无烯烃石油馏分的碳分布和环数的方法。本标准不适用于下列范围以外的油。 1.1.1 碳分布—环结构中碳原子的百分数不超过75%,且
本标准规定了极压聚脲润滑脂的要求和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冶金行业钢厂热连铸机集中润滑系统及其他处于高温、高负荷、水淋条件下工作设备的润滑与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碳九馏分为原料,经分离精制等工艺而制得的工业用甲基环戊二烯二聚体。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油抗氧化安定性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油。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测定石脑油中各烃类组分(见表1和表2)的方法,正壬烷(沸点150.8℃)以后的组分作为一组峰测定。 1.2 本标准适用于不含烯烃(烯烃含量(体积分数)小于2%)
本标准适用于采取工业用裂解碳四及其他碳四液态烃类样品。本标准包含了用于管线或储罐的现场采样点位置设置的有关建议,使用者应负责确保采样点位置设置能够采取代表性样品。
1.1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沸点范围约25~400℃,室温下粘度范围约0.2~10m㎡/s之间的液态烃中总硫含量。本标准适用于总硫含量在1.0~8000mg/kg的石脑油、馏分油、发动机燃料和其他油品。
本标准规定了由石油馏分提取的石油酸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适用于生产各种环烷酸或某些环烷酸盐。
本标准规定了用增压1135单缸柴油机评定油品的步骤、运转工况、试验条件以及对设备的安装、操作细则等。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CC级柴油机油的高温清净性。
本试验方法用来鉴别快凝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因为快凝型阳离子乳化沥青不能在规定的硅表面成膜从而与中、慢凝型阳离子乳化沥青区分开。
本标准规定了用恩格拉粘度计测量乳化沥青粘度的方法,恩格拉粘度用恩格拉度E<下标t>表示。 本标准未涉及有关使用的安全规定,标准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合适的安全应用规程。
本标准规定了聚丙烯和丙烯共聚物(简称丙烯类塑料)模塑试样在强制通风烘箱中进行热氧化稳定性(简称热氧稳定性)测定的试验方法。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压质谱法测定试样烃类的方法。 1.2 本标准适用于馏程范围为205~540℃的瓦斯油中饱和烃馏分(平均碳数为C(16)~C(32)),并确定其中的链烷烃、一环环烷、二环环烷、
1.1 本标准规定了在实验室控制的一定温度和通气条件下,用玻璃器皿测定发动机冷却液泡沫倾向的方法。 1.2 本标准涉及有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及设备,但无意对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
本标准规定了用络合滴定法测定含添加剂润滑油的钙、钡、锌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未使用过的含添加剂润滑油。非金属元素硫、磷、氮对测定无干扰。测定范围为:锌0.02%~1.20%(m/m),钙0.03%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试样中油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金属加工用乳化液。
本标准规定了用可燃气体测爆仪测定烃类燃料爆炸性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喷气燃料、柴油和锅炉燃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