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栏目提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石化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炼油工艺、石化产品、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量法测定添加剂中硫含量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硫含量在0.5%~50%(m/m)范围内的非挥发性润滑油添加剂。添加剂中所含磷、氯、氮、锌及钙、钡等元素对测定结果无干扰。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终馏点不大于220℃的汽油中有机含氧化合物含量的方法,待测含氧化合物的沸点不超过130℃。本标准测定含氧化合物的含量范围为:0.1%(m/m)~2%(m/m)。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量法测定试样的溴价、溴指数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蜡油及轻、重芳烃等石油产品。其测定溴价的范围是0.1~300gBr/100g,溴指数的范围是0.2~1000
本标准规定了用潜在残渣法测定试样氧化安定性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航空涡轮发动机燃料。 本标准不适用于测定燃料组分的安定性,尤其是低沸点不饱和烃含量高的燃料组分。
1.1 本标准规定了在高频线性振动下用高频线性振动试验机(SRV)测定润滑脂极压性能的方法。 1.2 本标准也可适用于评价液体润滑剂的极压特性。 1.3 本标准采用国际
本标准适用于纯度不小于99.00% (质量分数),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乙炔、反-2-丁烯、异丁烯、顺-2-丁烯等烃类杂质含量不小于0.001%(质量分数),丙二烯、丙炔含量不小于2mL/m3
本标准规定了加氢精制催化剂中三氧化钼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温煅烧方法测定石油焦的灰分。 本标准适用于延迟石油焦。
本标准规定了未使用过的矿物油型和合成型烃类热传导液热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开式系统(常压下最高使用温度低于其初馏点或沸点)或闭式系统(最高使用温度可高于其初馏点或沸点)中使用的热传导液。
本方法规定了乙烯质量百分数在35%~85%之间的乙烯-丙烯共聚物(EPM)和乙烯-丙烯-二烯烃三元共聚物(EPDM)中乙烯单体与丙烯单体含量的红外测试方法。 这四种方法囊括了多种工业
本标准试验方法简称Mack T-8法,适用于评定柴油机油在定量烟炱含量下的粘度增长性能。 本标准也提供了T-8A和T-8E试验方法,除附录E、附录F外与T-8试验方法完全相同。
本标准规定了由甲基硅油或加有抗氧剂的精制矿物油等制得的粘度标准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各种工作粘度计的校正。
1.1 本标准规定了含添加剂石油蜡(热熔胶)表观粘度的测定方法,适用于温度低于 175℃时表观粘度低于20Pa·S 的液态热熔物。 1.2 本标准规定以国际单位制作为标准计量单位。
本部分适用于本色热塑性颗粒状树脂,如:聚乙烯(PE) 、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抗冲击聚苯乙烯(PS-I)、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苯乙烯-丙烯腈(SAN)、乙烯-乙酸乙烯酯(E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脂抗水和抗水-乙醇(1:1)溶液性能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脂抗水和抗水-乙醇(1:1)溶液溶解作用的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工业用甲基叔丁基醚(MTBE)的纯度及其杂质的气相色谱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MTBE的纯度,也适用于测定MTBE中的杂质,例如C4至C12烃类、甲醇、异丙醇、叔丁醇和仲丁醇、甲基仲丁基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蜡过氧化值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并未对与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议,因此,在使用本标准之前,本标准的使用者有责任调查和建立适宜的安全和保健操作法,并确定规章限制的
本闪点测试标准是一个动态方法,具有规定的升温速率。包括本标准在内的众多的闪点测试方法都是经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采用常闭式闭口杯法对燃料油、润滑油、溶剂油及其他液体的闪点的测定,测定所需试验量为1ml
本标准规定了用滚筒试验机测定润滑脂的机械安定性。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滚筒试验机上工作后的稠度变化,用以判断润滑脂的机械剪切安定性。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航空汽油及其组分在富混合气条件下的品度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汽油。
本标准规定了防锈油盐水浸渍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
本标准规定了航空液压油低温稳定性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航空液压油和其他液压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