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栏目提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石化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炼油工艺、石化产品、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本标准规定了用苯三唑、有机胺等为原料,经反应和后处理制得的苯三唑衍生物金属减活剂的技术条件。产品代号为T 551。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调制汽油机油、液压油、油膜轴承油、工业齿轮油、变压器油、压缩机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异戊烯的产品分类、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以碳五馏分为原料,经醚化、醚解反应、精馏而制得的异戊烯产品。异戊烯包括2-甲基-1-丁烯和2-甲基-2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试样中芳香烃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剂油。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量法测定试样中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轻质石油产品,测定水含量的范围从1ppm到90%(m/m)。

本标准规定了防锈油油脂自然干燥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剂稀释性防锈油。

本标准规定了未使用过的含抗氧剂的矿物汽轮机油抗氧化能力的测定方法。本标准也适用于其他类型的油品,如液压系统用油。 注:本方法也可用于石油产品规格,其测定的数值可在实验室评估汽轮机油的氧化安定性。但应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对二乙苯的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和安全。本标准适用于混合二乙苯吸附分离或乙苯烷基化等工艺加工分离得到的对二乙苯,对二乙苯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吸附分离对二甲苯的解吸剂。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芳烃溴指数的电位滴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终馏点低于288℃的含痕量烯烃的芳烃试样,试样中应不含轻于异丁烷的组分。溴指数的测定范围为0mgBr/100g~500mgBr/100g。 本

本标准规定了用高温薄层吸氧模拟评定法测定汽油机油的氧化安定性。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粘度(100℃)范围为4~21mm2/s的汽油机油在高温条件下的氧化安定性,可作为MS程序ⅢD方法的筛选试验。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脂贮存安定性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脂在提高温度条件下贮存一定时间后的安定性。

本标准规定了丙烯腈—丁二烯橡胶(NBR)的物理和化学试验方法;规定了评价丙烯腑—丁二烯橡胶(NBR)硫化特性所用的标准材料、标准试验配方、设备及操作程序。

本试验法用于测量沥青的动态剪切模量和相位角。沥青动态剪切模量值测量的范围为10<上标-4>MPa~10MPa,适用温度范围通常在5℃~85℃之间。本标准可决定规范试验内的沥青的线性粘弹性质,

1.1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柴油机油高温清净性能的试验方法,包括活塞沉积物形成趋势、活塞环粘结、活塞环和汽缸套磨损等。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单级和多级泊,如CF、CF-2 、MIL-PRF-2104

本标准规定了用蒸馏脱除试样中戊烷及更轻的烃类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油、石脑油以及类似的石油馏分,为GB 11132等方法制备试样。

本标准规定了精己二酸熔融物色度测定的目视比色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精己二酸熔融物色度的测定。

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丙烯中微量羰基硫(COS)含量测定的气相色谱法。标准适用于丙烯中浓度(0.3~3.0)mL/m3羰基硫(COS)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戊烯中含氧化合物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甲醇、二甲醚、甲基叔戊基醚、叔戊醇等含氧化合物杂质浓度不低于0.001%(质量分数)的异戊烯样品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用盐雾试验箱评定防锈油脂对金属的防锈性能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脂。

本标准规定了用压力密度瓶测定液化石油气密度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在试验条件下饱和蒸气压不高于1.5MPa液化石油气。 注意:测定液化石油气密度时必须严格遵守有关安全操作规程

本标准规定用碘量法测定液体石蜡的过氧化值,其含量按过氧化氢计算。 本标准适用于液体石蜡中过氧化值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粉料、成型后的材料、成品或使用过的PE-UHMW,也适用于经辐照或化学交联的PE-UHMW。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1-己烯纯度和烃类杂质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纯度不低于97.0%(质量分数)以及正己烷、3-己烯、2-己烯、2-甲基-1-戊烯等烃类杂质含量不低于0.005%(质量分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石油产品中碱性氮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汽油、煤油、柴油、润滑油等浅色石油产品。

本标准规定了合成橡胶胶乳凝固物含量(筛余物)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规定了用皮特W-1汽油机评定内燃机油高温氧化和轴瓦腐蚀的具体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内燃机油的高温抗氧、抗腐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芳烃酸度测定的滴定法。本标准适用于工业芳烃中酸度的测定,最小测定至0.4mgNaOH/100mL。本标准不适用于深色芳烃中酸度的测定。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说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