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栏目提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石化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炼油工艺、石化产品、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Brookfield粘度仪测定38~260℃温度下沥青的表观粘度的方法。也可以采用满足相应精度及测量范围的其他型号的旋转粘度仪。 1.2 本标准未涉及有关使用的安全规定,标准使
1.1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100℃粘度小于55mm2/s的残渣燃料油及含有残渣组分调合的馏分燃料油中的总沉淀物。 1.2 本标准在精密度考察时的取样范围为:残渣燃料油的最大总沉淀物是0.05%(m/m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乙苯纯度及其烃类杂质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纯度不小于99.0%(m/m)的乙苯,以及浓度为0.001%~1.000%(m/m)的非芳烃、苯、甲苯、二甲苯、异丙苯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异丁烯中异丁烯二聚物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甲基叔丁基醚裂解法、硫酸法和树脂法生产的工业用异丁烯中异丁烯二聚物浓度不 小于5mg/kg试样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用卡氏试剂进行容量滴定来测定发动机冷却液中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乙二醇型发动机冷却液的浓缩液。
本标准规定了评价柴油对柴油机喷嘴结焦影响的台架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评定柴油清净性能。
1.1 本标准用于评价热塑性弹性体聚合物直接混溶于沥青中所组成的共混体系在热贮存或加热过程的稳定性能,其指标以试验后铝管上段与下段沥青的软化点之差表示。 1.2 本标准不适用于采用溶剂法和乳液法共混
1.1本标准规定了用红外光谱法测定聚乙烯中甲基(即共聚单体)含量的通用方法。1.2本标准适用于密度大于900kg/m3的乙烯与1-丁烯、1-己烯或1-辛烯的共聚物,不适用于高压低密度聚乙烯(PE-L
1.1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泰克手动或自动闭口杯闪点试验器测定40℃时粘度小于5.5mm2/s,或25℃时粘度小于9.5mm2/s,闪点低于93℃的液体。 1.1.1 对于40℃粘度不小于5.5mm2/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油清净剂浊度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磺酸盐、烷基水杨酸盐、硫化烷基酚盐和硫磷化聚异丁烯钡盐等润滑油清净剂。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混合二乙苯的要求、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以及安全。本标准适用于以乙烯和苯为原料,采用烷基化工艺生产的混合二乙苯产品,该产品是主要包括间二乙苯、对二乙苯、邻二乙苯等的混合液
本标准规定了用体积法测定微晶蜡含油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冻凝点在30℃以上,含油量不大于15%(m/m)的微晶蜡、混晶蜡,也适用于石蜡,不适用于某些含油量大于5%(m/m)、在丁酮中不能完全溶
本标准适用于以石油裂解制乙烯过程中的碳五馏分副产物为原料,经精馏、萃取精馏而制得的工业用异戊二烯产品。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叔丁醇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异丁烯水合法制得的工业用叔丁醇,按其含量分为TBA-85、TBA-95、TBA-99三种规格。该产
1.1 本标准规定了重质油及原油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 1.2 本标准钒含量最低检测限为0.06mg/kg。 1.3 本标准的精密度数据石油钒含量不大于5.00mg/kg的样品经统计试验得到的。
本标准规定了用热电测量蒸气压法测定烃类平均相对分子量(分子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初馏点不低于220℃,相对分子量3000以内的石油馏分。
1.1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含聚合物油的剪切安定性的方法,是用欧洲柴油喷嘴试验仪测定 100 ℃时含聚合物油的运动粘度损失。粘度损失反映了聚合物在喷嘴剪切作用下的降解程度。 1.2 本标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脂的齿轮磨损值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润滑脂的齿轮磨损值,用以表明润滑脂的相对润滑性能。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油或合成油型蜗轮蜗杆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分L-CKE和L-CKE/P两个品种。 L-CKE为复合型蜗轮蜗杆油,主要用于铜-钢配对的圆柱型和双包围等类型的承受轻负荷、传动中。
本标准规定了在低温条件下,试验防锈油和防锈脂对金属的附着能力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和防锈脂。
本标准规定了置换型防锈油对人汗的置换性能的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置换型防锈油。
本标准规定了用烧瓶燃烧法测定石油产品中氯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氯含量在0.25~40%(m/m)的润滑油和添加剂,但测定时必须不存在其他卤素和能生成不溶性氯化物的金属,例如铅。
本标准规定了GB/T 7631.2分类标准中含水难燃液压液HFA型、HFB型和HFC型液体对金属试片影响的试验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评价HFA型、HFB型和HFC型含水难燃液压液对液压
1.1 本标准规定了用压力差示扫描量热法(PDSC法)测定润滑油的氧化诱导期,氧化压力为3.5MPa,温度为130℃~210℃。 1.2 本标准无意指出所有的安全问题,因此,用户在使用本标准之前,应
本标准规定了乙烯裂解装置分离的工业用裂解碳五的产品分类、要求、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安全。 本标准所属产品主要用作生产碳五石油树脂以及提取异戊二烯、间戊二烯、双环戊二烯和异戊烯等产品的原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矿物油的紫外吸光度的方法。本标准包括A法和B法。 本标准适用于用在与食物接触的非食物制品组成部件上的矿物油。A法适用于按GB/T 3555《石油产品赛波特颜色测定法(赛波特比色计法)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异丙苯中苯酚含量的测定,测定浓度范围为0.25~50mg/kg。 本标准并不是旨在配明与其使用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与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本标准规定了防锈油脂包装贮存在百叶箱中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防锈油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