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

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栏目提供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发布的石化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炼油工艺、石化产品、化工装置、安全生产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石油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本标准规定了测定试样的饱和蒸汽压的方法。本标准包括两个方法:A法悬摆法;B法蒸发法。本标准适用于真空泵油(脂)、扩散泵油(脂)和扩散泵用硅油。

1.1 本标准规定了在150℃、管壁表观剪切速率为1.4×10(6)s(-1)的条件下,采用具有测压、测温和计时装置的多重毛细管粘度计测定发动机油高温高剪切(HTHS)表观粘度的方法。 1.2 采用

警告:使用本标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标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本标准规定了苯乙烯-丁二烯橡胶(SBR

本标准规定了快速测定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百分含量的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测定乳化沥青蒸发残留物百分含量。 本标准未涉及有关使用的安全规定,标准使用者有责任在使用前制定合适的安

本标准规定了用玻璃瓶法测定液压液水解安定性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矿油型和合成型液压液。

本标准规定了羧基丁苯胶乳对钙离子稳定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造纸用羧基丁苯胶乳,其他竣基丁苯胶乳可参照使用。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产品紫外吸光值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各种石油产品在200~400nm光谱区域的紫外吸光值的测定,包括液体试样的吸光度或吸光系数、固体或液体和固体共存时的吸光系数。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脂化学安定性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润滑脂。

本标准规定了用模拟光照、温度、湿度、降雨等条件,试验防锈油的耐老化和防锈性能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溶剂稀释型硬膜防锈油。

本标准规定了评定冷冻机油在制冷剂系统中的化学稳定性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R-12或R-134a为制冷剂的冷冻机油。 本标准涉及某些有危险性的材料、操作和设备,但是无意对与此有关的所有安全问题都提出建

1.1 本标准规定了润滑脂和液体润滑剂与标准橡胶试片相容性的测定方法。标准橡胶为丁睛橡胶(NBR-L)和氯丁橡胶 (CR)。 1.2 本标准适用于润滑脂和液体润滑剂与标准橡胶试片的相

本标准规定了用静态氮吸附容量法测定催化剂中沸石表面积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含大孔沸石的催化剂,包括裂化催化剂、加氢催化剂和异构化催化剂。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甲乙酮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安全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正丁烯直接水合法生产仲丁醇后再经脱氢制得的工业用甲乙酮。甲乙酮又称丁酮、2-丁酮,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乙酸乙烯酯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C存和安全。分子式:c4h6o2。相对分子质量:86.09(按2007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本标准规定了用电量法测定石油添加剂、含添加剂润滑油及润滑油中水含量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石油添加剂、含添加剂润滑油及润滑油。

本标准规定了加氢精制催化剂中镍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加氢精制催化剂。

本标准适用于以齐格勒-纳塔型催化剂(铝-钒催化剂)生产的钒含量范围在0.5 μg/g~40 μg/g的乙丙橡胶。

本标准规定了精己二酸水分含量测定的热失重法。本标准适用于精己二酸水分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050-0.300)%(质量分数)。

已转为推荐性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粉末状、颗粒状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及其共聚物和共混物,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其中的镁、铝、钙、锌、铬、钛等微量元素含量。

本标准规定了矿物油型真空泵油的技术条件。 本标准所属产品适用于各种容积真空泵(机械真空泵)的密封与润滑,也适用于罗茨真空泵(机械增压泵)齿轮传动系统的润滑。

本标准规定了用气相色谱法测定工业用1—丁烯纯度及其烃类杂质,如;丙烷、丙烯、异丁烷、正丁烷、反-2-丁烯、异丁烯、顺-2-丁烯和1,3-丁二烯等的含量。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用1-丁烯中烃类杂质含量大于

本标准规定了试样的采样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液化石油气。

本标准规定了石油化工生产企业CO2排放量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石油化工生产全过程和各个工艺过程中直接和能源间接CO2排放量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