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行业标准(HY)

海洋行业标准(HY)栏目提供自然资源部发布的海洋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海洋观测、海洋调查、海洋装备、海洋环境保护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HY/T 168的本部分规定了生态塘处理含大生活用海水污水系统中的进出水水质、生态塘总体布局、生态塘工艺流程、各种生态塘的设计原则、塘体设计、附属设施和防腐等。 u3000u3000 u3000u3

木标准规定了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的产品规格与型号、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与储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水处理中使用的连续膜过滤水处理装置(以下简称装置)。

本标准规定了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生态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内从事陆源入海排污口及邻近海域的生态环境评价工作

本标准规定了红树木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红树木的生态监测工作。

本标准规定了用分散氧化铁法测定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方法原理、试剂和材料、仪器、分析步骤、结果计算、精密度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海水利用系统中使用的海水水处理剂分散性能的测定。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仪器设备(含工具)的分类及型号命名办法。 本标准适用于新研制和改型后的海洋仪器设备的命名。

本标准规定了用接触角法测试反渗透膜的亲水性。 本标准适用于平板反渗透膜片亲水性的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GTL-D型膜孔径测定仪主要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定、标志、包笑运输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测量平均孔径为0.02μm以上的不同材质高分子多孔膜的最大孔径,平均孔径、孔径分布。

HY/T 147的本部分规定了海洋水文、气象与海冰监测项目的主要内容和方法,对每种监测手段的适用范围、技术要求、监测步骤和数据处理等提出了具体要求。本部分适用于近岸、近海、远海和大洋海域的海洋水文、

本标准规定了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完整性、气密性和渗透性能的测试方法。本标准气密性和渗透性能测试适用于所有卷式反渗透膜元件,完整性测试仅适用于长度为1016mm的反渗透膜元件。

HY/T 147的本部分规定了鱼、虾、贝类等海洋生物体监测项目的分析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远海、近海及河口海洋生物的监测。

本标准适用于江河入海口水域的海洋盐差能调查。

本标准规定了贻贝监测主要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管辖海域内近岸海域的监测工作。

本标准规定了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监测的内容、技术要求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在中华人名共和国内海、领海以及中华人名共和国管辖的一切其他海域的江河入海污染物总量的监测。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沉积物标准物质研制及保存的方法和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近岸、深海、南极、北极各种海洋沉积物的无机成分分析标准物质的研制和保存,其他成分分析标准物质可参考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除盐率和水通量的测试条件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进水为自来水、苦咸水和海水的中空纤维反渗透膜的测试,也可用于对中空纤维反渗透膜无损害的其他水溶液的分离测试。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以下简称粒径谱仪)产品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识、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光学悬浮沙粒径谱仪的生产、出厂检验和型式试验。

本标准确定了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的基本要求,确立了采样和固定、分离和培养、离心和提取、染色和制片、定性和定量分析等一般规定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潮间带、浅海和深海等不同生境的海洋微型底栖生物调查。

本标准规定了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的分类原则、分类体系、事件类型和判定方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我国管辖海域内海洋执法监察事件的统计、分析、判定等工作。

u3000u3000本标准规定了海床基海洋环境自动监测平台系统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u3000u3000本标准适用于海床基平台系统的生产、出厂检验和

本标准规定了微孔滤膜的产品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高分子聚合物为基本材料经浇铸制成的微孔滤膜。

本标准规定了大型海洋环境监测浮标的产品组成、技术要求、检验及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的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大型浮标的设计、生产、出厂检验、型式检验等。

本标准规定了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的分类与型号、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中空纤维微滤膜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