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
有色金属行业标准(YS)栏目提供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发布的有色金属领域行业标准最新版本,涵盖铜铝铅锌等常用金属及稀有金属的冶炼、加工、检测等领域的标准文本、技术规范和实施指南,为有色金属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技术支撑。
本标准规定了高纯钛中痕量元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高纯钛中痕量元素含量的测定。各元素测定范围:1.0μg/kg~5000μg/kg。
本标准适用于铜阳极泥高压脱铜工序中,在高温下加铜粉沉碲后产出的冶炼副产品碲化铜,产品主要用作碲工业原料。
本标准适用于以气雾化、等离子旋转电极法制备的传统粉末冶金及增材制造用球形钛铝粉末。
本部分规定了钒中钒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钒中钒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90.00%~99.80%。
本标准规定了用比较法、面积法和截距法测定铜及铜合金晶粒度的具体方法。通常测量可以用比较法。当由异议时,以截距法为仲裁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测定单相或以单相为主的铜及铜合金退火状态的晶粒度。
本部分规定了硒中铁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硒中铁量的测定。测定范围:0.0005%~0.06%。
本标准适用于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前驱体用掺杂型镍钴锰三元素复合氢氧化物。
本标准规定了饮用水系统零部件用易切削铜合金铸锭的产品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和质量证明书、合同(或订货单)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饮用水系统与水接触零部件用易切削铜合金铸锭
本标准规定了超弹性镍钛合金拉伸测试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超弹性镍钛合金拉伸上平台强度、下平台强度、残余应变、抗拉强度和均匀应变等指标的表征和测试。
本部分规定了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 本部分适用于氧化锆中铝、钙、镁、锰、钠、镍、铁、钛、锌、钼、钒、铪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见表1。
本标准规定了氧化铝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氧化钠、氧化钾、氧化铜、氧化镁、氧化钙、三氧化二铬、五氧化二钒、氧化锌、二氧化钛、氧化锰、三氧化二镓含量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氧化铝中二氧化硅、三氧化二铁
本部分规定了载金炭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载金炭中水分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0%~40.00%。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U型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及合同(或订货单)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冷凝器、蒸发器和热交换器用U型铜及铜合金无缝管。
本部分规定了硫化钴精矿中钴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硫化钴精矿中钴量的测定。测定范围:4%~25%。
本部分规定了锂辉石、锂云母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锂辉石、锂云母精矿中二氧化硅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50%。
本标准规定了超弹性医疗器械和外科植入物用镍一钦形状记忆合金无缝管的术语、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证明书与合同(或订货单)内容。本标准适用于镍名义质量分数为54.5%~5
本标准规定了电真空用锆粉中铁含量的测定方法。本部分适用于电真空用锆粉中铁含量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金属热还原法生产的、作为钛合金添加剂使用的钼钒铝中间合金。
本标准规定了变形铝及铝合金热处理的要求和质量保证措施。本标准适用于一般工业用变形铝及铝合金产品的热处理。变形铝及铝合金材料零部件的热处理可参照执行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1,3-二乙烯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铂(0)中铂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20.00%。
本标准规定了电煅炉生产的石墨化石油焦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标志、运输、贮存及订货单(或合同)内容等。本标准适用于生产铝电解槽用石墨化阴极炭块的原料电煅石墨化石油焦。
YS/T953的本部分规定了硫酸亚铁滴定法测定火法冶炼镍基体料中铬量。 本部分适用于火法冶炼镍基体料中铬量的测定。测定范围为0.10%~10.00%。
本标准规定了铜及铜合金挤制管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质量证明书和订货单(或合同)。本标准适用于一般用途的铜及铜合金挤制圆形管材(以下简称管材)。
本标准规定了选矿药剂产品的分类、牌号和命名。本标准仅适用于当前主要用作选矿药剂的化学物质的分类、牌号的表示方法及命名法。
本标准规定了填料用氢氧化铝测色度测量的原理、仪器要求、试验条件、试验步骤及测试报告等。本标准适用于填料用氢氧化铝色度的测定。测定范围: L*:80.00~99.99;a*:-0.50~0.50;b*
本部分规定了锂辉石、锂云母精矿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锂辉石、锂云母精矿中三氧化二铝含量的测定。测定范围:10.00%~30.00%。
本标准规定了铝用炭素材料及其制品的包装、标志、运输、贮存。本标准适用于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块、阴极炭块、阴极糊和炭胶泥等铝用炭素材料及其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