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GB、GB/T)
国家标准(GB、GB/T)栏目提供中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和推荐性国家标准(GB/T)的完整收录与权威解读,涵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各领域最新标准文本、实施指南和差异对比,助力企业合规生产与质量提升。
本标准规定了包装用聚酯捆扎带分类、规格、尺寸、要求、试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酯为主要原料,经挤出单向拉伸成型的以手动工具或自动捆扎机进行包装捆扎使用的捆扎带。
本标准规定了用于测定输送带机械接头强度的静态试验方法,该接头可以是使用连接轴杆连接的,也可以是不使用连接轴杆连接。 本标准不涉及硫化接头。 注:本标准规定此试验目的是防止输送带静态机械接头强度不足,
GB/T 10066的本部分规定了工业红外电热装置的试验程序、条件和方法,根据这些内容确定了它们的主要参数和主要工作特性。本部分的范围限制为:在空气或真空中,最大光谱辐射波长在780nm以上,且通过
本标准规定了糖液脱色用活性炭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贮存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木质为原料生产的粉状活性炭,主要用于葡萄工业的脱色,也可用于饴糖、蔗糖、果糖、木糖等其他
GB/T 31960的本部分规定了电力能效监测终端的检验规则、试验方法。 本部分适用于电力能效监终端的检验和验收。
本部分涉及单相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250V,其他器具额定电压不超过480V,干燥负载容量不超过10kg,旋转桶线速度不超过50m/s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离心式脱水机的安全。注101:对于洗涤和脱水具有单独
本标准规定了限制性凝血酶的技术要求、检验方法、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本标准适用于从猪血液中提取的限制性凝血酶。
本标准规定了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车用汽油中饱和烃、烯烃和芳烃的方法。本标准也可测定车用汽油中苯含量、含氧化合物和总氧含量。本标准适用于测定总芳烃含量(体积分数)为不大于50%,总烯烃含量(体积分数)为
本标准规定了农村三格式户厕运行维护的基本要求、使用要求、粪污管理、维护要求、应急处置以及管护服务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农村三格式户厕的运行维护。
本标准规定了发电煤粉锅炉用煤产品质量等级和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识、运输及贮存。本标准适用于生产、加工、储运、销售、使用等各环节的发电煤粉锅炉用煤。本标准不适用于坑口自用煤及低热值煤电厂用
本标准根据Scheffer气象指数和白蚁分布、种类及危害程度对中国陆地木材腐朽和白蚁危害进行等级区域划分。本标准适用于室外地上木质材料的防腐设计及室内外木质材料的防白蚁设计。
本标准规定了液压缸活塞和活塞杆动密封装置用方形和阶梯形两种同轴密封件的型式、尺寸系列和公差。 本标准适用于以液压油为工作介质、压力≤40MPa、速度≤5m/s、温度范围为-40~十200℃的往
本标准规定了光学表面激光损伤阈值1对1测试的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光学表面(镀膜与未镀膜)激光损伤阈值1对1测试。
GB/T14353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铜矿石或多金属矿中的铼含量,包括氧化镁烧结(方法1)和密闭酸消解(方法2)2个不同前处理的分析方法。本部分适用于铜矿石或多金属矿中铼含量的氧
本标准规定了道路用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值。 本标准适用于装有汽油发动机、最大总质量大于400kg、最大设计车速等于或大于50km/h的汽车。 本标准也适用于车用汽油发动机。
本标准规定了自限温伴热带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等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具有正温度系数电阻率的聚合物导电复合材料制成的自限温伴热带。
本标准规定了牙型角为55度、螺纹副本身不具有密封性的圆柱管螺纹的牙型、尺寸、公差和标记。 本标准适用于管子、阀门、管接头、旋塞及其它管路附件的螺纹连结。 若要求此联结具有密封性,应在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添加剂焦亚硫酸钠。该产品主要用于食品加工中作防腐剂、漂白剂、抗氧化剂。
本标准规定了对茶叶中水浸出物测定的原理、仪器和用具、操作方法及结果计算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对茶叶中水浸出物的测定。
GB/T9065的本部分规定了材质为碳钢的60°锥形的软管接头(典型示例见图1)设计和性能的基本要求和尺寸要求。本部分适用于公称内径为5mm~51mm的软管(符合GB/T2351的公称软管内径)。注
本标准规定了分散深蓝S-3BG 200%(C.I.分散蓝79,分散深蓝HGL)产品的要求、采样、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分散深蓝S-3BG 200%产品质量的
本标准规定了电子物证检验中数据恢复检验的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法庭科学领域中的电子物证检验。本标准不适用于物理损坏存储介质的数据恢复。
本标准规定了使用100mm/min恒定拉伸速度的试验仪器测定抗张强度、断裂时伸长率、抗张能量吸收和抗张挺度的方法,并规定了抗张指数、抗张能量吸收指数、抗张挺度指数和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与其他抗张强